预制菜行业标准制定要统筹两个维度:一是监管维度,着眼点是公共食品安全,要通过严格标准加强监管;二是企业生产维度,要通过标准制定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管理,通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品牌辨识度。 [3] 2022年以来,各地均出台了预制菜行业相关标准帮助整个市场慢慢脱离“野蛮生长”的阶段,逐渐变得规范。2022年5月18日,江苏省消保委联合国内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了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2022年5月29日,山东发布了《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2022年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和头部餐饮企业代表共同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均作出明确规定;2022年7月2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在标准制定实务操作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而言就是构建预制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包括产品认证、产品质量监测、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溯源等管理标准的GMP标准设计;广义标准是立足预制菜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从生产硬件建设到信息化管理,从全流程溯源到随机监测检测等,通过制定标准规范行为,实现预制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序、终端的安全可控。同时,标准制定工作应在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几方协同下充分酝酿、科学制定,为预制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自律环境。
无论是传统堂食,还是互联网加持下的外卖,随着时间推移,预制菜在上述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何激发预制菜市场活力?关键要围绕“成本、品质、效率”三大竞争力展开布局。这其中成本直观。预制菜通过工业化生产,降低中式菜肴成本,这是预制菜未来可期的一个投资逻辑。预制菜品质的是技术研发。目前,整个产业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中式菜肴加工手法多样性的上。除了焖、烩、炖、酱等现有技术可以工业化外,很多如爆、烹、熘、烤等工艺工业化难度较大,直接反映在菜品口感上,进而影响菜品品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预制菜合作招商的真滋味美食于2025/2/25 12:53:2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zhou.mf1288.com/zhenziwei-2843874848.html
下一条:杂物电梯价格在线咨询 苏州法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