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zheng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1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ge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现代旗袍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中外媒体曾发布过伊丽莎白·泰勒、帕丽斯·希尔顿、凯莉·米洛、艾玛·沃特森、珍妮弗·洛佩兹、比约克、滨崎步的漂亮旗袍照。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早在1933年,中国qi袍就曾在芝加哥世博会上获银奖。 国际旗袍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曾定制了60套缂丝旗袍作为中国zheng府赠送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每件价值十万元。各国驻上海总领事夫人也曾身穿旗袍参加慈善义演。 外国游客来上海,常常将订做旗袍作为第yi个节目,视之为中国元素代表。清代旗装不开衩,出现旗袍后,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媒体报道过美国观众穿旗袍观看中国文化节演出。 法国著1名服装设大师皮尔·卡丹曾说:“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
穿旗袍搭配合适的饰品
着装的搭配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1趣。一定要记住,旗袍的饰品搭配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当你身穿一件有特色的旗袍时,主角永远是旗袍本身, 其余的配饰也只能是绿叶,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否则会失去旗袍的韵味。如手提包尽量选小包包,颜色hao要取旗袍中的一种单色;鞋子可穿白或黑 纯色细高跟的船鞋,不要露出脚指头;项链、手镯、耳环(坠)、胸针、披肩等也要根据旗袍所定,注意整体的“配套、和谐”。古典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王1菲比例较为接近。有时配饰少反而能突出旗袍的美丽。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手工旗袍培训的英达服装技术于2025/5/5 15:56:5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zhou.mf1288.com/szydfz-2860051106.html
上一条:低温阀询价咨询「贝斯曼」
下一条:苏州亚太风机批发产品报价「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