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印后加工市场旺盛的需求,印后加工设备供应商对于技术和设备改进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当前,印后加工设备市场呈现出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数字化
“一切能被数字化的终将被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这是Indigo和Landa公司创始人BennyLanda的一句名言,目前,印后加工也正在被数字化。随着数字印刷在全球的风行,数字印后设备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在国际性的印刷展会上,技术成熟、机型、配置多样的数字印后设备频频亮相。今后,这些类型多样的数字印后设备如何与数字印刷设备实现灵活配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一体化
以往,印后加工设备的联机生产都是将同一品牌的设备整合到一起,实现多种工序的联机加工生产;而现在不同品牌的印后加工设备也完全可以实现联机,真正做到了整个生产链的设备整合。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设备可以任意连接、任意搭配,接口和控制系统都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3. 自动化
如何在***短的时间、以***少的人力、制作出***好的产品,这是所有印刷企业追求的目标。招工难、培养成本高是目前印刷企业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水性油墨而言,需要人们能够针对印刷图像上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性、网点扩大率以及色强度等做出举措。如果油墨界面的粘性相对较低,在油墨出现干燥之前,会产生相应扩张,从而导致油墨的整体铺展效果不平衡,令油墨光泽度下降。
如果对网点进行不扩张,就会对油墨本身所具备的均衡造成相应破坏,使颜色出现失真。而油墨黏度高于相关标准,就会对油墨的转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导致印刷品在成形之后,出现糊版、脏版等质量问题。
因此,对于油墨黏度的控制,要针对国家相关标准来制定,一般而言,将粘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性水墨粘度控制在 50”-65”/25℃,对于水墨,粘度控制在25”-35”/25℃。
细度分析
细度指的是油墨的颗粒大小以及形成分散的均匀程度,也是对油墨色浆进行评定的重要标准, 会对印刷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对色浆的生产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分解机、润滑剂等对油墨的细度进行调节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采用三辊机等对色浆中所掺和的颜料进行研磨,从而使印刷品的细节达到***大化要求。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佳能绘图仪硒鼓的苏州天佳办公设备于2025/5/3 4:38:5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zhou.mf1288.com/szstjbg-285946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