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机器人发明者奥斯特加博士:全球制造领域正掀起一场机器人革命
上海,2015年3月10日 —— 随着“合作型机器人“的逐渐兴起,制造商们如今有了新的选择,来填补在全手动装配生产线与全自动生产线之间的空白。这种合作型机器人重量轻、高度灵活、移动方便,而且能够快速编程以投入新的任务之中。早在2009年便发明了业内尤早的“合作型机器人”——UR机器人——的艾斯本.奥斯特加博士,就曾多次表示:“全球制造、仓储、物料搬运和供应链领域正掀起一场机器人革命。如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采用机器人装卸工件,比人工装卸节省工时,生产率提高。以UR机器人为代表的合作型机器人正是市场的颠覆者。
发展历史
1913年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191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1915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控制器一般采用多CPU或多级计算机系统,实现运动控制和运动编程。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父”。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技途”
首先要打破机器人产业化存在的制约瓶颈。关键元部件依赖进口,特别是在性能很高的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造成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及国际竞争力的形成。部分研究机构或企业为争取国家项目资助,过度追求高指标、性能,使得工业机器人成本过高,甚至高于国外同类产品,造成产品无法推广应用。UR机器人UR10型六关节机器人具有轻松编程、快速安装和设置、重新部署灵活、人机协作和安全等特点,机械臂有反向驱动功能,可以直接牵引机械臂编程示教。近10几年过分强调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研发,忽视关键技术突破,使得工业机器人某些核心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制约了机器人产业化进程。这些瓶颈都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逐一po解。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分类
一.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本体、传感器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1.驱动系统
要使机器人运行起来,需要给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装传动装置,这就是驱动统。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气动或电动的,也可以是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的综合系统,还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驱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昆山威普特于2025/3/30 7:25:3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zhou.mf1288.com/kswptjqr-2852050276.html
上一条:油瓶胚生产询价咨询「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