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儿尤其容易受到伤害,调查表明:
1到3个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
4至5个月为胎儿成形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引起智力发育不全,甚至造成呆;
6至10个月为胎儿成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导致功能低下,出生后体质弱,抵抗力差。
研究证实,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电磁强度只要达到1毫高斯,就可使无法和血细胞结合,如果达到10毫高斯,则可使胸腺细胞,下降,若达到40毫高斯,则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畸形儿。 对于高压电低频电磁波非游离辐射一般环境建议值为833毫高斯。
做为家用电器工频电磁辐射检测机构源策通,我们提供的家用电器工频电磁辐射检测是根据以下 电磁辐射检测所用标准,来对您家的电脑、电视、音响、电冰箱、空调、吸尘器等家用电器进行工频电磁辐射检测:
GB 8702-2014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HJ/T 24-20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
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
射频电磁辐射的危害
射频辐射到达机体后,可发生反射、散射、穿透和吸收现象,其情况随频率不同而异。机体本身是由正负离子组成的氨基酸的有机体,体内大量具有极性的分子、电解质的离子随高频电磁场的方向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组织致热的原因,体内较强的局部热作用可引起晶状体、的损伤。某些体液具有封闭回路性质,在较低频段作用下,可产生局部生涡流,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紊乱。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引起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表现为综合症,常有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多汗、消瘦等。长期较大强度的作用,可引起脑电图的改变、系统功能紊乱,常见的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出现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心动徐级、阵发性心动过速,且大多为非器质性损害,一般脱离接触2~3月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其次,射频辐射还能影响功能,可出现月经紊乱、减退等。在反复接触射频辐射的过程中,初期往往有适应性现象,即症状可趋缓解,以后症状又可再现。只有少数人,尤其是接触超高频和微波者,有明显的临床现象,以影响劳动能力。
通过对移动通信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判断在周边的居民住宅、医院、学校、办公楼,及其他公众经常活动区域的电磁辐射是否符合。
检测项目
(1)综合场强测量:对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楼、医院、学校、办公楼等进行综合场强测量,可以快速判断周边电磁辐射环境总体水平是否符合。
(2)选频场强测量:可以准确测量每个的辐射水平是否符合,甄别环境背景值、各电磁辐射强度值。在综合场强测量值偏高时,应采用选频场强测量方法,对5G的监测须采用选频场强测量方法
(3)自动连续测量:可对电磁辐射进行全天候长时间连续监测,掌握在不同时段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4)高空测量:采用载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对进行不同空间高度的电磁辐射检测,了解对周边高层住宅的电磁辐射影响情况。
检测对象
(1)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移动通信
(2)企事业单位的集群通信
检测依据
《移动通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972-2018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变电站辐射监测
变电站等输变电工程辐射检测项目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具体检测流程及费用可以在线中科检测工程师了解,检测标准要求如下: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
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限值及其监测方法GB39220-2020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HJ705-2020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医院电磁辐射检测的卓然辐射检测于2025/2/22 10:18:4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zhou.mf1288.com/jszrfsjc-2843030804.html